人IL-23 ELISA試劑盒:IL-23和再生障礙貧血關系
更新時間:2015-09-17 點擊次數:1511次信帆生物代理銷售人IL-23 ELISA試劑盒,人IL-17 ELISA試劑盒,人IL-6 ELISA試劑盒,人IL-8 ELISA試劑盒。現在我們來看看IL-17,IL-23和再生障礙貧血的關系.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hemia,AA)是一種骨髓造血衰竭癥,是由化學、物理、生物因素、藥物及其他多種原因導致的造血干細胞的數量減少或是功能異常,從而引起外周血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的一種綜合征。從患者絕大部分為后天獲得性,導致從發生的確切原因尚不明了,大多數再障患者無明顯誘因,其中約70%患者的機體免疫調節機制紊亂在發病機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從是一種以造血組織為靶細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介導的免疫損傷可能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造血衰竭的發生與T淋巴的數量及功能的異常有密切的關系。T細胞是機體免疫系統中的主要效應細胞,它通過對抗原的識別、處理、遞呈等作用構成多種細胞因子同多種細胞之間的網絡,維持機體免疫功能的生理狀態。輔助性T淋巴細胞(T helpercell,Th)對于機體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以及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調節均有重要的作用。Th細胞亞型Th1和Th2之間的平衡是維持機體免疫內環境穩定的基礎。據研究報道,再障患者體內Th1細胞處于優勢,骨髓中優勢表達Th1型細胞因子。Th1細胞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在再障的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是由p35和p40兩個亞基組成的異二聚體,在Th1免疫反應中起關鍵作用。IL-12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Dc)產生,通過與受體IL-12R β 1/IL-12R β 2結合發揮作用。IL-12能促進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ytotoxic T cell,CTL)的細胞毒作用和增強自然殺傷(Nature Killer,NK)細胞的殺傷作用,促進T細胞、NK細胞和CTL的增殖和活化,Th細胞類型的轉化,INF(Interferon)-γ、TNF-α(Tumornecrosis factol-α)和IL-6的大量生成,促進Thl反應,增強免疫應答;IL-12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克隆氏病等多種Thl細胞介導的疾病中發揮作用。IL-23是一種新發現的細胞因子,它和IL-12一樣,也是異二聚體結構,和11-12共用p40亞單位,另一個較小的亞單位為p19,結構上和p35相似。IL-23主要由抗原提呈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分泌,其他的一些細胞如活化的巨噬細胞以及極化的Thl細胞也能產生IL-23。IL-23也通過與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從而誘導Th1細胞的分化以及INF-Y的產生。近期的研究證實IL-2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和維持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目前IL-23誘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機制還不*清楚,但大量的研究顯示IL-17是其發揮生物學作用的重要效應因子之一。
IL-17是IL-17家族的重要成員之一,是重要的促炎癥細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分泌。它具有多重生物活性,不僅可以誘導中性粒細胞的增殖、成熟和趨化;還可以促進多種細胞產生TNF、IL-1、IL-6、IL-8、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促炎癥細胞因子。 環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目前上廣泛應用的一種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近年來,CsA用于治療再障、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實驗性腦脊髓膜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成為治療多種自身免疫反應性疾病的常規用藥。目前,雖然國內外對CsA的作用機制及其對淋巴細胞的分化及細胞因子產生并分泌的作用均有一些報道,但其確切的研究機制尚不清楚。
IL-12和IL-23均在免疫反應中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兩者的表達異常與免疫介導的疾病有關。因此,尋找一種針對這兩個因子的藥物也許能夠用來治療包括再障在內的免疫性疾病。近年來,針對兩者共用亞基的單克隆抗體已經應用于銀屑病、克隆性腸病的實驗室和研究,顯示了較好的療效。IL-12p40mAb是針對IL-12和IL-23共同亞基p40的單克隆抗體,能夠與p40亞基結合,從而阻斷IL-12和11-23與受體的結合,中和11-12和IL-23的生物學活性。已有一些研究表明,這種抗體對某些免疫介導的疾病有治療作用。 目的: 從基因和蛋白水平研究IL-12和IL-23在再障中的表達以及它們對再障患者Th1和Th2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IL-17在再障患者中的表達及IL-23/IL-17通路在再障中的作用。環孢素A對再障患者中IL-12和IL-23的產生以及IL-23/L-17通路的影響。IL-12p40mAb對IL-12和IL-23在再障患者中作用的影響,進一步了解再障的發病機制,從而為治療再障提供一種新的途徑。
方法: (1)運用實時定量PCR法檢測IL-12p40,IL-12p35和IL-23p19mRNA在再障患者骨髓單個核細胞(BMMNCs)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中的表達。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IL-12和IL-23在再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上清中的水平。 (2)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加或不加SAC刺激48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L-12和IL-23的濃度。 (3)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用抗CD3和CD28單克隆抗體刺激的同時加入或不加rIL-12或rIL-23,刺激72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NF-γ和IL-4的濃度。 (4)運用實時定量PCR法檢測IL-17mRNA在再障患者骨髓單個核細胞(BMMNCs)和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中的表達。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IL-17在再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上清中的水平。 (5)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用抗CD3和CD28單克隆抗體刺激的同時加入或不加rIL-12或rIL-23,刺激72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L-17的濃度。 (6)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在SAC刺激同時加入或不加環孢素A培養48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L-12和IL-23的濃度。 (7)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用抗CD3+CD28單克隆抗體+rIL-23刺激的同時加入或不加環孢素A,刺激72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L-17的濃度。 (8)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再障患者和正常人的PBMCs,用抗CD3+CD28單克隆抗體+rIL-12/rIL-23刺激的同時加入或不加IL-12p40mAb,刺激72小時,ELISA檢測培養上清中INF-γ,TNF-α和IL-17的濃度。
結果: (1)再障患者BMMNCs和PBMCs中IL-12p40,IL-12p35和IL-23p19mRNA的表達與正常對照相比均增高, IL-12和IL-23在骨髓上清和外周血上清中的水平也比正常對照組高。 (2)SAC刺激后,IL-12和IL-23在再障和正常人中的表達均增高,并且再障患者的增加顯著高于正常人。 (3)多克隆刺激的PBMCs能夠產生INF-γ,IL-12和IL-23能夠增強INF-γ的產生,并且IL-12的作用較強;與正常對照相比,再障患者的PBMCs能夠產生較多的INF-γ。而IL-12和IL-23對對正常對照和再障患者的PBMCs中IL-4的產生則無影響。 (4)再障患者BMMNCs和PBMCs中IL-17mRNA的表達均比正常對照高。IL-17在骨髓和外周血上清中的水平也升高。 (5)多克隆刺激的PBMCs能夠產生IL-17,IL-23能夠明顯增強IL-17的產生,且與正常對照相比,再障患者的PBMCs能夠產生較多的IL-17。而IL-12對IL-17的產生無明顯影響(6)CsA可抑制體外SAC誘導的PBMCs產生IL-12和IL-23,并且還可抑制IL-23誘導的IL-17的產生。 (7)IL-12p40mAb能夠抑制IL-12和IL-23誘導的多克隆刺激的PBMCs產生INF-γ和TNF-α.并且,IL-12p40mAb也能影響IL-23誘導的IL-17的分泌。
結論: 在再障患者中,IL-12和IL-2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都是上調的。再障患者中上調的IL-12和IL-23能夠促進INF-γ的產生,從而促進Th1型免疫反應。IL-17在再障患者中的表達也是增高的,rIL-23能夠誘導再障患者PBMCs產生IL-17,說明再障患者中上調的IL-23也能通過誘導IL-17的產生從而在再障中發揮作用。CsA可抑制體外SAC誘導的PBMCs產生IL-12和IL-23,并且還可抑制IL-23誘導的IL-17的產生。說明CsA對再障的治療作用也可能是通過抑制IL-12,IL-23及IL-23/IL-17通路實現的。IL-12p40mAb能夠阻斷IL-12和IL-23誘導的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為治療AA提供一種新的途徑。